今年請的是 UT 的某位女教授,研究阿茲罕默症的,有跟藥廠合作,手上好幾個專利,除了第一天晚上的公開演講是自己的研究內容,第二天早上是講自己的學經歷,下午有 workshop 講學術和業界的職業方向和回答同學問題,感覺受益良多。

"Your currency is paper." 是她常常講的,發表論文在期刊是很重要的,找工作人家第一個就先看你發表了什麼和多少。

之前一直有疑問,到底生醫方面的基礎科學念博士出來後能做什麼,真的只能當大學教授嗎?即使已經在念博士了還是很疑惑阿~ 會選擇唸博士的原因很簡單,首先就是聽了很多的「碩士唸出來不上不下什麼都不是,薪水也沒比大學畢業高多少,到生技公司也只能當業務,要嘛就拿個大學學歷就好了,要嘛就唸到博士」之類的話。我一點都不想當業務阿~ 我最不會社交了,當業務不是自找死路嗎?雖然說也許不只是當業務這條路而已,但以研究方面來說,大概就只能永遠當個助理或 lab tech,雖說這沒什麼不好,我自己也覺得沒差,因為我本來就只想做研究的工作,這兩者個工作內容和我想要的沒差多少,但似乎永遠就只能到這樣,既然如此,何不邊做邊拿學位呢?既然都是做一樣的東西,與其只做 RA,不如多付個學費幾年過後畢業了還多個博士學位,看來是一舉兩得的事。(應該是吧?)

只是.... 博士的缺有那麼多嗎?會不會供過於求?唸完博士只能當教授嗎?如果不想教書要做什麼?這些都是心裡的疑惑,因為我比較想做學術或偏臨床的研究,所以想待在學術界(academia),但又不是很想教書,而這次的講者回答了許多實用的問題,我覺得啦~ 至少回答了我心裡面的疑惑。

以下是記下來的部分。

有人說做生醫方面的研究要去美國,其實不盡然,如果比較喜歡加拿大的環境也可以只待在加拿大,講者到目前所有的工作都是只在加拿大,所以這次講的情形也多是加拿大目前的情況。

學術界有三條主要出路:

1) 在大學,教書/研究差不多各半,但剛出來的新教授可能需要做些行政(administration)方面的事,這些在找工作時都會列在 criteria 裡面,不想教大學生的可選沒大學部的學校。

2) 待在 Centre/Institute,工作比例大概是研究佔 80%,行政 15%,教書 5%,但通常會有五年 rotation contract,講者說她工作的 institute 還有要求每年每間實驗室要發表五篇 papers,但無須擔心五年到了或發表不到五篇要怎麼辦,因為這些都是很彈性的,很少會因為拿不到 funding 或發表篇數不到就趕人,因為大家都了解情況。有時後就是會有段時間拿不到 funding,但下一年就會有了,有的領域沒辦法每年都五篇,可能會這兩年都只有一兩篇,但接下來那年就會有個八、九篇的情況,通常研究都會有這樣的循環週期。

There is criteria, but everything is flexible.

3) 不想做研究只想教書的可以當 instructor/lecturer,這就是 100% 純教書,加拿大有些學校也有純教書的 tenure,要自己找找看,沒記錯的話 UBC 有。

所以她說博士唸出來後不一定要當教授,還是有其它的出路,看你的興趣和想做的東西是什麼,如果想教書就去大學,不想教書就去 centre 或 institute,但目前大學教授的職缺很少,所以能的話就往其它方向發展。他有學生畢業後跑去 Nature Medicine 當編輯(editor),也有認識的人畢業後加唸法律,最後去做處理專利事務的律師。

目前加拿大教授職缺少的原因是政策改了,以前教授是要退休的,現在是不用退休,他說他唸研究所的時候,人家跟他說你現在念正是 good timing,因為等你畢業那些老教授都退休了,結果他畢業的時候政策改了,那些教授都不用退休。很多老教授都佔住職缺,導致年輕教授進不來。有的學校逼老教授退休的方法是縮小他的實驗室,他知道有個教授已經八十幾了,還不退休的原因是因為他有一個 RA 和一個 lab tech 跟了他很久了,只差四、五年就可以全退,他如果現在退的話,那兩個人就要走人但依年紀也很難再找到工作。所以他跟學校說,你只要給我一個辦公室,一個小實驗室可以做研究,讓他再撐個幾年好讓那兩個人可以全退,他可以不領薪水,只要讓他的 RA 和 tech 待到可以全退就好了。他說 UBC 也有一對老教授夫妻,兩位都七、八十歲了,還是照樣在教書做研究。(話說我以前在 UBC 打工時後的老闆看起來應該也有六、七十了,但看起來還是身體強健照樣做研究,只是他的實驗室真的又小又舊,而且是在醫院裡面。)

再來是關於業界的,提到了生技公司(biotech)和藥廠(pharmaceutical co.)的不同。

生技公司給的計劃範圍較廣,東西要自己學,資源也比較少,可以跟著一起成長,比較有升遷的機會,但冒的風險比較大,所以如果你有家庭需要照顧,可能就不適合選生技公司。藥廠的計劃範圍比較窄,資源多也比較穩定,但你有的就是手上的,較沒升遷的機會。藥廠的話可能同時有好幾個線在開發新藥,但會觀察哪個線跑最快或最有賺頭,時機到了以後就收掉小的線,並不是那個線的人做不好或是怎樣,純粹就是收掉後大家一起攻最有賺頭的那條,所以想待藥廠的也要有自己的計劃可能隨時會被收掉的心理準備。還有現在藥廠比較往還不能控制的疾病發展,那些不能治癒但已經有藥可以控制病情的,例如心臟病血壓藥之類的,現在公司不會想繼續往那邊發展,傾向往還沒有藥可以控制的病方面做研究。

現在業界的情況是一個併一個,藥廠併生技公司,大公司併小公司,小公司併小小公司,併的結果是裁員,但並不是說工作機會減少了,因為他們想要裁掉的是舊的,希望吸收新血、新的點子,所以以年輕世代來說,工作機會應該反而是增加的。她舉了舊式研發新藥的例子,目前找新藥的方式是由機器隨機大量生產出各類的 compounds/chemicals,然後需要哪方面的功能就設計出一套掃藥模式,然後把那些 compounds 掃過一輪看哪個出現想要的結果,這個方法用了 25 年了卻只有一個成功掃出來的案例 -- Vioxx,但後來此藥因為副作用下架了。(我之前有篇關於 Voixx 的新聞文章)

關於併公司,她自己有過的經驗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賣給小公司,結果小公司被大公司買走了,所以對她來說算是不錯的結果,因為他們照樣提供資金。另外,她還說現在的公司比較以往是在自己公司裡做研發,目前的情況是傾向找學校的基礎研究成果,提供資金給學校實驗室做研發。

還有提到專利(patent)的事情,如果手上有要申請專利的東西,就不能在任何地方發表過,包括小至系上的 seminar,所以你要是有東西想申請專利.... shut up your mouth and keep it secret。他有個專利差點在澳洲拿不到就是因為她在某個期刊上寫了一句 "possible for pharmaceutical therapy"。還有如果你找工作時公司要你簽署 disclosure aggreement,不要害怕簽它,因為這也可以保護你。

再來是關於博士後的部分:
1) able to run your own show (唸博士的時候有老闆指導你,博士後就要可以自己完全獨立做研究。)
2) is supervisor control free? (是他指定你要做什麼,還是你自己要想做什麼?)
3) institute/program 的環境是否你喜歡
4) 通常都做兩個 PDF (post-doc fellowship),很少人只做一個 PDF 然後做很久的。
5) 在做第二個 PDF 的第一年就要開始找工作,因為學術界的動作很慢,有時後會拖很久。
6) If you find you don't like your lab or projects, RUN! Seriously, run, in 6 months. Don't wait till 2 yrs and there's still results/data. (看情況不對就走人,越早走越好,因為如果你待了半年沒 papers 還情有可原,待了兩年卻沒有 paper 可能人家連給你解釋的機會都沒有。他這樣說是說因為 "paper is your currency",你找工作人家第一個就是看你的 publications,如果看到你做了兩三年卻沒有 paper 就.....)

還有關於博士後找實驗室的,她舉了她同期朋友的例子,說他朋友找了一個實驗室,老闆給兩三個博士後一模一樣的計劃相互競爭,看誰先做出來就先發表。她朋友剛進實驗室的時候不覺,面試的時候也沒人跟她講這個情況,結果待幾個月後發現有兩個博士後跟她做一樣的計劃後,她就立刻走人了。她是舉哈佛當例子,但說並不是只有哈佛這樣,其它學校有的實驗室也有這個情況。所以面試的時候不只要跟教授談話,也要跟實驗室裡面的人聊天.... and hopefully, they will tell you the truth.

最後,不要侷限你的領域範圍,你現在可能是個 chemist,但以後可能會變成 immunologist,講者說他會有現在的成就也是因為他的 diverse background,他大學是唸化學的,但會唸化學純粹是因為那科的成績最好,有時間的話多嘗試不同領域的研究,可以幫助你找到你喜歡和想要的工作方向。

以上先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