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River Thames & Tower of London


//六月十九//

今天早上又去了Tower Bridge,不過這是為了要去對岸看看和照一下塔橋。大概有一點早,到的時候才十一點,所以Hay's Galleria 沒啥人,HMS Belfash 也沒啥人去看的樣子。還去了St. Katharine's Dock,一樣沒啥人,但還不錯就是了。


⊕圖/上:Tower of London. 下:HMS Belfast

之後去St. Paul's athedral,結果在clean & repair,有一部份外面都被包起來了,不過不知道今天是啥特別的日子,竟然有一堆 St. John First Aid 的來,還有似儀隊的表演擊樂,讓一堆不知道是什麼的人〔穿制服〕列隊進去。


⊕圖/St. Paul's Cathedral


⊕圖/St. Paul's Cathedral


⊕圖/教堂旁大馬路上,前往教堂的儀隊表演。

看完之後去大英博物館,不用錢,但是可以donate。不得不說的是—大英博物館真是太酷了,真是個有趣的地方啊!裡面超大,一進去館內,中間圓環的地方是賣紀念品之類的,後面兩邊竟然有賣吃的,還有一堆桌椅可以讓人坐下來吃。有看到埃及的埃及人頭〔巨石〕,還有很多其他的雕像和石壁畫,以那個年代來講,刻的算是精緻,挺讓人訝異的。


⊕圖/去英國的"MUST GO" 地方:大英博物館。

有一塊石板上刻了三種語言〔有一個好像是古埃及文,一個是那時候的官方語言,還有一個忘了是什麼〕,一堆人拿相機猛拍,大慨很特別吧!(註)我沒照,因為那被玻璃板隔住,覺得照了也看不清楚。

館內還有展覽木乃伊〔大概是最受遊客歡迎的吧!最多人在看〕,沒想到木乃伊棺的內側竟然也有畫圖說,而且跟棺外殼一樣是彩色的,裡面的mummy 瘦瘦乾乾的,看起來怪怪的。不過大部分的遊客大概跟我一樣在這個博物館裡才是第一次親眼看到木乃伊吧!〔難怪最受歡迎嘛?!〕


⊕圖/沒去過埃及,去大英博物館就必看的木乃伊。下面是常看到的木乃伊棺,上面則是不常看到的,放在木乃伊棺裡的所謂「木乃伊」。

還有館內的reading room,超酷的啦!圓弧型的房間,牆上滿滿的、整齊的排滿了書,壯觀的咧!真是令人嘆為觀止,不知全部有多少書。


⊕圖/上:reading room. 下:埃及石棺上的文字

博物館真是大到可以讓人逛到腿軟,也許可以讓人看上一天吧!不過今天超多日本人的,而且都有解說員的喔!媽媽團也是。日本人比較有上進心嘛?不過比較酷的是有一堆穿制服的日本中學生,看樣子好像是學校旅行,因為真的很多人,不過日本人也太猛了吧!學校的旅行竟然可以辦到英國來,不會覺得太遠了嗎?台灣就不可能,連大學畢在業旅行也頂多在亞洲晃晃而已,真是佩服日本人啊!


PS. 英國好像比溫哥華乾多了說。



註:後來 London Reception Night 那個 weekend,再一次去大英博物館時,研究了那顆石頭,才發現它的意義重大。

The Rosetta Stone(羅塞塔石碑)上刻的是古埃及王Ptolemy V(托勒密五世)的詔書,在西元前332年前,這種由楔形文字書寫的詔書通常由國王所立,只由神父(priest)—唯一懂楔形文字的人—所書寫。詔書由三種語言重複三次:楔形文字,平常用語(demotic)和希臘文(Greek)。這塊石頭對埃及學的貢獻是很大的,因為自西元四世紀以後,楔形文字就不再被使用,也因此,如何讀寫楔形文字的知識也就隨之消逝,沒有人知道怎麼解讀它們。西元1799年時,拿破崙的軍隊在el-Rashid(Rosetta)這個城市發現了這塊石頭,而到了十九世紀初,研究學者才知道如何用刻在Rosetta Stone 上的希臘文去解讀楔形文字。


詳情請參閱:大英博物館 The Rosetta Ston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