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需要面臨多種選擇,要去哪裡吃飯,要不要找朋友一起?哪件事該先做,哪件事可以暫緩?做這些決定對你來說容易嗎?還是常常要想半天,卻還是無法決定呢?本魯是個優柔寡斷的人,做事情常常猶豫不決,每次權衡利害得失都要想很久,最好事情都能夠照我的計畫走,如果無法在掌控之中,就會不知所措,如果你跟我一樣,那可能也是高焦慮族群。焦慮(anxiety)的人比較不容易準確的判斷,而且往往把可能的負面後果過度放大,一點失誤就覺得天要塌下來了,無法適應快速變遷的環境,這些都會讓他們無所適從。正常人遇到突如其來的意外(驚喜或驚嚇?)會依過去的經驗判斷如何應對,能夠快速地從中學習,幫助他們做決定,以應付週遭的變化。這個月刊在《Nature Neuroscience》的一篇論文,說有焦慮症的人之所以無法應對「不確定(uncertainty)」的事,遇到事情常常遲疑不知該怎麼辦,最後還做了很爛的決定,是因為他們無法快速地從變動的環境中學習,缺少能夠利用週遭線索去判斷情勢的能力,進而去應對生活中多變的環境,避免不好的事情發生。[1]

作者們找了三十一位試驗者,其中 22 位是女性,年齡介於十八到四十歲之間,然後區分他們個人的焦慮程度(STAI, Spielberger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做的實驗是 aversive learning task,分成穩定組(stable)和變化組(volatile)兩個部分,每組各有 90 個測驗(trials),在每個測驗中會出現兩個圖形(例如圓形和三角形),圖形中間會有兩位數,代表電擊程度,兩個圖形之中會有一個有電擊。穩定組就是如果圓形是 75% 的機會有電擊,三角形就是 25% 的機會有電擊,就是說如果你二十次都選圓形,那就會被電十五次這樣 XD,但是正常人試了幾次之後就知道選圓形比較容易被電,轉而選三角形比較多,避免不停地被電。變化組就是圓形有電擊的機率不是一直都是 75%,可能前二十個 trials 中圓形有 80% 的機率有電擊,下二十組則是變成三角形有 80% 的機率有電擊,每二十個 trials 會變一次,九十個 trials 中會變五次,所以不要傻傻的試了二十次後發現選三角形的比較不會被電到,下二十組就繼續不停地選三角形,結果就不停地被電。每個人都要做穩定組和變化組,但先後順序隨機指定,有的先做穩定組再做變化組,有的則先做變化組,兩組之間沒休息、沒提示,一次做完 180 trials,試驗者不知道自己先做的是哪一組,也不知道有分成穩定和變化兩組以及兩組之間的區別,只知道自己連續做了 180 個選擇,並且要依自己做過的選擇結果來決定下一個要選哪個才比較不會被電到。

結果發現,低焦慮的人(low trait-anxious individuals)在變化的環境中,學習會變得比較快速,就是說在變化組的實驗中,當出現的結果和他們預期的不一樣時(例如依前面的經驗,判斷選圓形比較不會被電,沒想到卻被連電了兩次),他們能很快就發現高機率電擊的圖形換了,於是跟著改變選擇,讓自己被電的機會變少。相較之下,高焦慮的人在變化的環境中學習速度不會跟著變快,對週遭的變化不敏感,無法從過去經驗中很快察覺環境變了,因而重複著相同的選擇,也讓自己被電擊的次數增加,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在不停改變的環境中,往往無法做出「好」的決定。另外,不管是高焦慮或低焦慮的人,意外的發生(例如電擊機率高的圖形換了,被不被預期中的電極電了)會讓他們在下個行動中,減慢做決定的速度。

試驗者的瞳孔大小也在實驗中做了測量,因為之前的研究發現,瞳孔大小多少反映了去甲腎上腺系統(norepinephrine system)的作用[註],此實驗結果顯示,當意外或變化(例如高電擊綠圖形轉換使試驗者被電擊)發生後,高焦慮者和低焦慮者的瞳孔都會變大,但有趣的是低焦慮者瞳孔的變化比高焦慮者大。

人在變化的環境中,不同的行動和決定會造成不同的結果,也會依過往的經驗或是最近一次的結果來決定接下來的行為,而這篇論文的研究結果顯示,高焦慮的人,在穩定的生活中可以活得不錯,但遇到變化時,缺少從週遭環境中察覺變化的能力,不是說他們不會學習,而是對變化不夠敏感,因而學習的速度不會跟著環境變化而加快,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去因應環境的變化,結果就是常常在多變的環境中做出爛決定,或是讓自己陷入困窘的情況中。(偏偏人生中什麼不多,就是意外最多。XD)


註》遇到刺激或變化時,locus coeruleus (LC) 會釋放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作用在腎上腺接收器上,造成瞳孔放大。


-

看完覺得本魯確實是個高焦慮的人啊,只要結果不在我預期之中,就會驚慌失措,雖然覺得哪裡有問題,卻又不知道哪裡出錯了,反覆想還是不知其所以然,猶豫不決無法做決定,最後不得不做決定的時候又做了爛決定,嗚嗚~~(但有時候不改變行為模式不是不想改或沒想到要改,而是沒有勇氣改,覺得還是以不變應萬變比較保險,但通常會死得比較慘。T_T)

-

References

1. M Browning et al. Anxious individuals have difficulty learning the causal statistics of aversive environments. Nature Neuroscience (2015)

2. G Bissonette. Anxiety and the ability to predict an outcome. NeuroScientist News (2015)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焦慮 anxiety 變化 決定
    全站熱搜

    m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