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要真切的了解一個人,是很難的。對於一個陌生的人,從認識到了解,要花多少時間?

世界上你了解的人,和了解你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你的親人,而另一種不是的,應該可以稱的上朋友了吧。

從陌生人變成朋友,需要的是相互的認同。就學校裡來說,或是任何一種可以見到面的場合,總要有一方先對另一方看得順眼,然後過去搭訕。我說的搭訕並不限於男女之間,總之就是要有一方先走過去開口,不管說什麼都好。然而,要對著誰走過去,我想大部分都是憑著自己的直覺或當下的感覺,印象中我的超級好友,都是跟我搭訕而變成的。如果略過這個搭訕的過程,也就是說當沒有第一印象和感覺的時候,這樣想變成朋友,是不是比較困難呢?當你看不到對方的表情,不知道對方在做什麼,聊起天來很難猜出對方的想法,他想聊這個嗎?他會覺得這個話題無聊嗎?他久久才回是不想聊、在忙別的事,還是不知道該接什麼話?人家丟球過來,很怕接不到,又怕丟回去丟錯方向,踩了對方的地雷,或是丟了一個人家不想接/沒興趣接的球。你想跟人家做朋友,那對方呢?你怎麼知道他想的跟你一樣?這樣去了解一個人,我覺得好難,因為這個接球與丟球的問題,在朋友之間是沒有這層困擾的,你知道對誰該用什麼樣的態度聊天,有些人可以聊心事,有些人可以開玩笑,有些人偶爾就是要嘴賤一下,就算對方沒回,你大概也猜得出來是怎樣,就算對方一聲 bye 都沒說就下線,你也不以為意,不會去臆測,反正過兩天線上見到照樣還是能夠繼續聊。然而對於這樣的情況,你不跨過去不熟的人又怎麼能變成像朋友般的自在?

從認識變成朋友後,要真的了解對方,又要多久時間?能變成超級好友的又有幾個?有些人雖然天天見面、相處,可以說熟到幾乎無所不聊,他的生活習慣和家裡的事你瞭若指掌,但在你心底他卻只能停在好友的那一層,沒辦法把他歸類為超級好友的那一群,只因為在某個方面來說,他有你所不能認同的部份。然而,反過來說,就算是超級好友,也有你所不了解他的地方,可能是因為你們沒辦法常常見面、聊天,就算有什麼心事,有時候也不能即時訴苦或給予安慰,雖然這無損你們之間的感情,但偶爾會有種中間似乎少了些什麼的那種無力感。

朋友可以是很了解的好友,那家人呢?有時候你以為家人不怎麼了解你,其實不然,尤其是媽媽,這是我後來發現的。

前幾天和我媽聊天的時候,聊到關於要不要繼續唸 PhD 的問題,我跟她說我還沒決定,她給了我她的想法後說,「反正你心裡已經有底。」

「我心裡有底?什麼意思?」

「我知道你都自己心裡已經想好要怎麼做了,所以我剛剛只是隨便給意見的。」

通常我決定要做的事就會去做,家人的意見只是聽聽而已,所以我很少會跟人家說我接下來要做什麼,要是有人問起,我只推說還沒決定,但大部分的時候他們都是處於不知情的狀況下,然後在某一天當我要準備開始執行的時候,他們才會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欸~你什麼時候決定的?」

例如這幾年...

大三某開學前兩個禮拜,「爸,我下學期要去某某地方工作了。」... 什麼時候找的工作?

大學某年四月左右,「爸,我六月中要去英國工作兩個半月。」... 去哪找到的工作?

去年六月左右,「媽,我要去東部唸研究所了。」... 你不是要去美國唸嗎?

我媽說的沒錯,通常該做什麼我自己心裡有底,但是我不會說出來,若問起我也只說還不知道,我以為這是我自己心裡的小秘密,沒想到我媽看出來了。我想她也知道我心裡有底的事,通常家人(較沒建設性)的意見我也只是左耳進右耳出,我決定要做的還是會去做,我告知的時候多是已成定局的時候,他們只有接受的份,所以她才會說「我剛才只是隨便給意見而已」吧。

媽媽就是媽媽,不要以為她不了解你。


(真是一篇毫無重點的感想。)


【minc 說】

其實並不是家人的意見沒有建設性,但大多數的時候,對於我所學的東西,他們在不懂的情況下給的意見有限,通常都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而且我媽也會開始一連串的擔心和「那怎麼辦?」之類問題,變成他們不但給不了建議,我還要解決他們的問題,所以後來有事情並不會想問他們的意見,就算他們提出來,我也只是隨便敷衍一下,很少會跟他們認真討論。(PS. 我並不是任何事情都不問他們的意見,我如果覺得他們對於某些事能提供有建設性意見的時候還是會問一下,但其他我認為他們幫不上忙或我自己可以解決的事,我只會讓他們知道結果。)

我決定的事會不告知,只會在成為定局的時候報備一下聊表心意,這種近乎先斬後奏的行為,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我會這樣有兩個原因,一是我發現要是先把計畫說出來,通常的下場會是因為各種意外而導致胎死腹中,二是因為我媽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她會過度擔心且不停的詢問進度,這讓我非常困擾,因為大多數的時候結果並不會因為你一直問而早點出來,在這之前我能回答什麼,就只有「還不知道」這四個字。而且連著第一項的狀況,當後來計劃死掉之後我更不想回答任何問題,我媽這時候則會發揮她好奇的精神不停的問我為什麼,而我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就不想回答「連環為什麼」問題的人,所以後來我變成什麼都不說,只有當事情確定之後才告知他們,這時候他們只能接受,我媽也可以省略她奪命連環問的過程和不必要的擔心。

不過,我想經過最近兩年的經驗下來,她已經慢慢了解我的行為模式,所以對於我對自己的計畫,雖然偶爾會問,但比較少三天一小問,五天一大問的情況了,也所以她才會說「反正你心裡已經有底」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