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看到一篇刊在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上頗有意思的文章,是關於常見的神經學迷思(neuromyth),作者是英國 Univeristy of Bristol 的教授 Dr. Paul A. Howard-Jones [1]。

Neuromyth 這個詞第一次使用是在 1980 年代,由神經外科醫師 Alan Crockard 提出來的,用來指腦部醫學中,非科學的觀點。常見的迷思有哪些呢?文章裡列出七點,這些是分別在英國、荷蘭、土耳其、希臘和中國所做的個別研究,方式是問當地的老師,看他們同不同意這些論點。

新聞報導:[NeuroScientist News] Myth-conceptions: How myths about the brain are hampering teaching

1. 我們只用大腦的 10%(這項很常聽到吧,連之前很紅的電影 Lucy 聽說也用這個梗。)

這項大概每個國家都有大約 50% 的教師認同,來源是哪裡可以參考泛科學得的這兩篇:《10% 腦力一說之源起》《我們真的只動用了 10% 大腦嗎?》

也可以參考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的這篇文章:【CASE看電影】迷思大破解:我們真的只用了 10% 的腦容量嗎?

2.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接受資訊,學習得效果比較好。

同意這項的也不少,希臘有 60% 的教師認同,土耳其有 72%,另外三個國家都超過 80%。這項據說是有科學實證,不過這個假設應該是由此來的:因為腦部各個區域分別負責不同的功能,包括視覺、聽覺觸覺等等,而學習者是根據他本身比較好的那個區域來吸收資訊。但這個並不足以支持這個論點,相關的教育文獻和實驗研究也都無法證明依此為依據的教法有效。

3. 協調練習(co-ordination excises)可以增進左右腦功能的合作(integration)。

認同這項的還真不少,希臘有 60%,土耳其有 72%,另外三國皆有 80% 以上,不過這項同樣沒有實證基礎。文中指出有個叫 Brain Gym 的腦部研習課,教導學生一些據說可以促進左右腦交流的運動,其中之一是個「腦按鈕」(Brain Buttons)的運動,就是用一隻手的食指和無名指壓住兩邊鎖骨下方,另一隻手則輕按肚臍,不過呢.... 別說這個理論本身有瑕疵,也沒有據公信力的文獻證明這些運動有效。(我是沒聽過啦,台灣大概也有類似的,我想應該就是做心安吧!)

4. 左右腦的功能可以幫助解釋為個體的學習差異

常見的說法就是右腦發達的比較感性、比較有藝術天分,或比較靠直覺在學習(intuitive learners),左腦比較發達的則比較理性、依步驟學習(step-wise sequential learners),理科比較好之類的。

同意這項的更多,英國有 91%,荷蘭有 86%,其他三個國家也都超過 70%。這項迷思的來自於神經影像(neuroimaging)研究,當在做某些事情時(task),腦部有幾個區塊會特別活耀("hot spots"),這是因為不同的區塊負責不同的功能,但是對非專業人士來說,只分左右腦比較容易理解。

不過,有趣的是去年有一篇用 fMRI 做的研究似乎反駁了這個論點 [2],他們研究了一千多人的腦部斷層,發現除了語言(language)和注意力(attention)這兩樣不變,語言功能主要在左腦,注意力在右腦,其他的部分左右腦的差距都不大。

(註:左右腦其實不是對稱的,雖然兩邊都有語言區 Broca's area 和 Wernicke's area,但它們的功能通常主要在左腦 [3]。)

5. 小孩吃了零食和喝含糖飲料後,注意力會比較差。

同意這項的在中國有 62%,英國和荷蘭在 50-60%,土耳其和希臘在 45% 左右。

6. 每天喝少於六到八杯的水會讓腦部縮水(這比較少聽到,但土耳其和英國好像比較多這種迷思。)

同意這項的英國和土耳其在 20-30%,其他三個在 20% 以下。原本的研究是說身體脫水會影響腦部認知功能,但被誤以為喝少於六到八杯的水會讓腦縮水。雖然很少在學小孩每日會喝少於這個量的水,但「每日要喝六到八杯的水」本身就是個不知從何而來,且具爭議的建議。

7. 因為腦部發展差異造成的學習問題無法用教育改善。

中國老師同意這項的有 50%,希臘有 33%,其他三個在 25% 以下。文章指出這可能剛文化和宗教有關,例如中國認為基因決定一切,如果基因不好、天生資質本來就沒那麼好的話,老師會覺得再怎麼教也沒用。希臘則是覺得心智(mind)決定於靈魂(spirit or soul)。

基因決定一切這個觀念有個危險性,就是會被認為不能後天矯正或治療來改善,於是被放棄;相反的,如果可以被後天矯正和治療,就會被認為其實並沒有這種疾病。文中舉的例子是過動兒(ADHD)和閱讀困難症(dyslexia),這兩種疾病在以前被認為不存在,並不是真實的疾病(real medical disorders),原因是很多人認為「真的疾病」是基因所造成的,所以是無法改變、無法靠外在因素治療的,但因為過動和閱讀困難這兩個是可以被矯正的,所以一度被懷疑這兩個疾病存在的真實性,甚至認為閱讀困難只是因為視覺有問題。

(下面這兩點是文章有提到的迷思,但不在調查裡面的。)

8. 三歲迷思

這點也常聽到,就是小孩關鍵學習時期在三歲以前,因為腦部發展主要在前三年,之後就固定了,但是否真是如此?至今並沒有足夠的研究可以證明這個論點。(不過,其實也是很難證明吧?)

9. 多巴胺(dopamine)和癮

多巴胺的主要功能是在動力/動機(motivation)和獎賞/回饋(rewards),獎賞會刺激多巴胺神經(dopamingeric neurons),讓人有正面的動力(positive motivation),進而影響行為,例如增進學習。多巴胺的另一個功能是預測獎賞,近期的研究很多都是在了解多巴胺神經如何預測獎賞 [4]。不過,因為多巴胺的這些功能,加上媒體某部分的斷章取義,造成大眾對多巴胺有些錯誤的迷思,例如多巴胺會讓人對某些事情成癮,像是賭博、不停地 check e-mail 等等。

迷思的形成有幾個原因。雖說很多上網就可以找到(圖書館或學校會訂科學期刊),但因為科學文獻太艱深,非專業人士並不會主動去找來看。再者,很多科學或醫學用語所以很難用簡單的方法傳達給大眾(包括國高中教師),很容易導致大眾(非專業人士)誤解或錯誤解釋科學證據。另外,有時為了讓大眾更容易了解,過度簡單化的解釋也會造成誤解。

大腦太複雜,還有很多問題待科學家們解答。以上的九個迷思(或是說論點)有些至今仍有不少人相信,很大的原因是這些迷思受到保護,作者說的保護是指「沒有證據說是錯的」,或是「很難證明是錯的」,因此很難被檢視它的正確性,也就很容易被大眾所相信。

除了解釋以上常見的迷思外,文中還有舉例腦神經學如何應用在教育上,例如青少年的生理時鐘(是的,這也屬於 neuroscience)趨向晚睡,把早上上課時間延後讓學生可以睡滿八個小時,有助於學習 [5]。另外,因為青少年時期的多巴胺神經細胞比較活躍,但是處理認知(recognition)和行為控制等等的前額葉皮層(PFC, prefrontal cortex)還沒發展成熟,所以他們行事會比較衝動,老師們了解這層原因後也許比較能夠體諒青少年的衝動行為,可以幫助青少年加強自我控制。



References

1. PA Howard-Jones. Neuroscience and education: myths and messages.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14)

2. JA Nielsen et al. An evaluation of left-brain vs. right-brain hypothesis with 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LOS ONE (2013).

3. MC Corballis. Left brain, right brain: facts and fantasies. PLOS Biology (2014)

4. ES Bromberg-Martin et al. Dopamine in motivational control: rewarding, aversive, and alerting. Neuron (2010)

5. JA Owens et al, Impact of delaying school start time on adolescent sleep, mood, and behavior.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10)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腦 迷思 neuromyth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c 的頭像
    minc

    min'cellanea

    mi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